第二百四十九章浪潮撲面而來
關燈
小
中
大
第二百四十九章 浪潮撲面而來
現在的臨安城裏,哪怕趙顯就坐鎮在肅王府裏,背地裏也是暗流洶湧,議論紛紛,這些人議論的對象不是別人,正是肅王殿下趙宗顯,原因是因為這一次肅王殿下太過冒進了。
臨安京畿的禁軍本來就不多,成康年間只有區區十五萬人,到了成康末年,才擴充了一支右營,勉強把人數擴充到了二三十萬人的程度,但是,在成康年間,臨安城的禁軍從來都是用來防衛京畿,沒有一次是主動出兵過的,哪怕是當年的江寧之戰,江寧軍驟然間吃了大虧,成康帝趙睿也沒有半點出動禁軍的意思,這是因為大啟這麽些年來,被齊楚兩國給打怕了,所以他們必須要保證臨安城的安全,哪怕邊境有失,只要臨安城無礙,總有可以和齊楚兩國斡旋的餘地。
但是這種局面,在這位肅王殿下登臺之後,得到了巨大的改變,從隆武朝以來,臨安城的禁軍就不止一次的出動,這本就違背了臨安城數十年來的規矩,但是因為前幾次一直是南啟這邊大勝,臨安城裏的這些人始終張不開嘴反抗趙顯。
可是這一次不一樣了!
臨安禁軍,第一次被派出半數以上,整整二十五萬禁軍,先是被派出了十萬人,在北邊戰事不明的情況下,這位肅王殿下又派出了五萬人,甚至把臨安城裏僅剩的另一位大將軍也給派了出去!
雖然宗衛府的人隱瞞的很好,臨安城裏的這些人大多不知道大名府戰敗的事情,但是根據肅王府的反應,這些“聰明人”也是可以猜出一個大概的,如果北征順利,肅王府何必增派援軍?
而且,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,大名府的戰敗也漸漸掩蓋不住,畢竟就算南啟這邊的人不說,北齊那邊的人也會大肆宣揚,時間一長,總會有一些風言風語流傳到臨安城裏的。
這不,林青和王霜大勝的消息還未傳到臨安城,淮安侯王霜在大名府城戰敗,死傷數萬人的消息便傳到了臨安城,在有心人的運作下,這個消息很快就在臨安城裏傳的沸沸揚揚,兩三天之內,臨安城的街坊之中,都開始傳聞征北軍大敗的消息。
更為致命的是,有人在私下說,那位肅王殿下輸紅了眼,在征北軍大敗之後,不顧局勢,又派出了五萬援兵與北齊“賭氣”,想要跟兇悍的齊人打到底!
趙顯這些年,在大啟國內的聲望奇高無比,有些人甚至在家中給他立生祠,每日頂禮膜拜,但是這種巨大的聲望,是建立在南啟連戰連勝的基礎上,現在肅王殿下北征大敗,這股因為連勝帶來的崇拜,瞬間便被澆滅了不少。
人性就是這樣,你崇拜的某個人十事九成,你便會習以為常,但是一旦這個人犯了一件錯事,便會被直接打進萬丈深淵。
菜根譚裏說,十語九中,未必稱奇,一語不中,則衍尤駢集,十謀九成,未必歸功,一謀不成,則訾議叢興,說的便是這個道理。
當然,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,南啟畢竟弱了這麽多年,雖然在趙顯的帶領下,這些年興盛了不少,南啟子民也漸漸有了一些自信,但是這種自信是建立在軍隊攻必克,戰必勝的情況下,一旦前方軍中有壞消息傳來,這種自信便會轉化成恐懼,人們自然而然就會想找個人來承擔責任。
作為伐齊的策劃者,以及北征行動的主要負責人,那位肅王殿下自然要背負黑鍋,從征北軍在大名府大敗的消息傳開之後,臨安朝堂裏便有不少言官開始參奏趙顯,有的人說他貪功冒進,也有人說他急功近利,這些都是還算客氣的話,有些言辭激烈的,便直接說肅王殿下窮兵黷武,禍國殃民!
這些言官跟最不怕死的,他們巴不得自己因言獲罪,這樣便能夠在文官集團裏大大的出一次名,甚至還有可能因此高升,即便不能高升,因此丟了官,也能撈到一個大好的名聲,到了地方上便搖身一變成了一個剛正不阿的“名士”,瀟灑快活一輩子。
哪怕因此丟了性命,也能留得清“名”在人間!
所以,哪怕趙顯在臨安城早已經權勢燻天,這些“一腔熱血”的言官,還是悍不畏死的上書參他。
對於這些連撓癢也算不上的言官,趙顯當然不會理會,他每日在肅王府裏,又要處理一些平日的政務,到了晚間還要翻看前線送過來的軍報,每日裏忙的不可開交,哪裏有功夫去理會這麽一幫酸儒?
說句直接的話,臨安最高的行政機構是他肅王府的書房,這些言官的話,連他一根汗毛也傷不到。
但是,因為趙顯的不予理會,這件事情在臨安城裏持續發酵,沒過多久,臨安城裏的年輕士子們也開始聚集起來鬧事,還有隆武年間新進錄取的進士們,這些年沒有經歷過成康十六年的那場劇變,甚至不太清楚這臨安城裏到底是誰在說了算,只是把趙顯看成一個簡單的“權臣”,因此分分上書參奏趙顯。
時間長了之後,哪怕是政事堂的首輔謝康,也被這些言論驚動,但是肅王殿下就是不上朝,他也沒有辦法,只能在下了朝會之後,親自趕到肅王府,要求見趙顯。
拋開政治身份不談,謝康是趙顯的表叔,也就是肅王府的親戚,他要見趙顯,自然沒人敢阻攔,因此,謝康順利的在肅王府的書房,見到了正在觀摩九州地理圖的趙顯。
謝康輕輕拱手,聲音恭謹︰“下官謝康,見過肅王殿下。”
趙顯目光從九州地理圖上收了回來,用手摸了摸自己已經小有規模的胡須,對著謝康輕笑道︰“近來朝堂事務繁重,聽說政事堂裏幾乎每一天都要忙到深夜,表叔怎麽有閑工夫,到本王這裏來了?”
說著話,趙顯指了指一旁的椅子。
“表叔坐下說話。”
謝康緩緩在椅子上坐下,擡頭看了趙顯一眼,語氣有些無奈︰“王爺,現在臨安城裏的情況,您應該知道吧?”
趙顯瞇了瞇眼楮︰“什麽情況?”
“國子監的那些太學生們,又鬧起來啦,他們跟那些新進官員一起,紛紛向朝廷上書……”
按照南啟的規矩,上書朝廷不一定非要走官身,只要你有了舉人功名,便可以給朝廷寫奏疏了,所以這些國子監裏有舉人功名的太學生們,才能有機會跟那些新進官員一起瞎鬧騰。
趙顯瞇了瞇眼楮,聲音平靜︰“又是這些不老實的,怎麽了,他們到底要幹什麽?”
謝康擡頭看了一眼趙顯,小心翼翼的說道︰“王爺,他們……”
“他們要朝廷與北齊修好,以聖人之道待人,對外休戰罷兵,示之以和,對內停止軍器監作業,與民休養生息……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現在的臨安城裏,哪怕趙顯就坐鎮在肅王府裏,背地裏也是暗流洶湧,議論紛紛,這些人議論的對象不是別人,正是肅王殿下趙宗顯,原因是因為這一次肅王殿下太過冒進了。
臨安京畿的禁軍本來就不多,成康年間只有區區十五萬人,到了成康末年,才擴充了一支右營,勉強把人數擴充到了二三十萬人的程度,但是,在成康年間,臨安城的禁軍從來都是用來防衛京畿,沒有一次是主動出兵過的,哪怕是當年的江寧之戰,江寧軍驟然間吃了大虧,成康帝趙睿也沒有半點出動禁軍的意思,這是因為大啟這麽些年來,被齊楚兩國給打怕了,所以他們必須要保證臨安城的安全,哪怕邊境有失,只要臨安城無礙,總有可以和齊楚兩國斡旋的餘地。
但是這種局面,在這位肅王殿下登臺之後,得到了巨大的改變,從隆武朝以來,臨安城的禁軍就不止一次的出動,這本就違背了臨安城數十年來的規矩,但是因為前幾次一直是南啟這邊大勝,臨安城裏的這些人始終張不開嘴反抗趙顯。
可是這一次不一樣了!
臨安禁軍,第一次被派出半數以上,整整二十五萬禁軍,先是被派出了十萬人,在北邊戰事不明的情況下,這位肅王殿下又派出了五萬人,甚至把臨安城裏僅剩的另一位大將軍也給派了出去!
雖然宗衛府的人隱瞞的很好,臨安城裏的這些人大多不知道大名府戰敗的事情,但是根據肅王府的反應,這些“聰明人”也是可以猜出一個大概的,如果北征順利,肅王府何必增派援軍?
而且,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,大名府的戰敗也漸漸掩蓋不住,畢竟就算南啟這邊的人不說,北齊那邊的人也會大肆宣揚,時間一長,總會有一些風言風語流傳到臨安城裏的。
這不,林青和王霜大勝的消息還未傳到臨安城,淮安侯王霜在大名府城戰敗,死傷數萬人的消息便傳到了臨安城,在有心人的運作下,這個消息很快就在臨安城裏傳的沸沸揚揚,兩三天之內,臨安城的街坊之中,都開始傳聞征北軍大敗的消息。
更為致命的是,有人在私下說,那位肅王殿下輸紅了眼,在征北軍大敗之後,不顧局勢,又派出了五萬援兵與北齊“賭氣”,想要跟兇悍的齊人打到底!
趙顯這些年,在大啟國內的聲望奇高無比,有些人甚至在家中給他立生祠,每日頂禮膜拜,但是這種巨大的聲望,是建立在南啟連戰連勝的基礎上,現在肅王殿下北征大敗,這股因為連勝帶來的崇拜,瞬間便被澆滅了不少。
人性就是這樣,你崇拜的某個人十事九成,你便會習以為常,但是一旦這個人犯了一件錯事,便會被直接打進萬丈深淵。
菜根譚裏說,十語九中,未必稱奇,一語不中,則衍尤駢集,十謀九成,未必歸功,一謀不成,則訾議叢興,說的便是這個道理。
當然,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,南啟畢竟弱了這麽多年,雖然在趙顯的帶領下,這些年興盛了不少,南啟子民也漸漸有了一些自信,但是這種自信是建立在軍隊攻必克,戰必勝的情況下,一旦前方軍中有壞消息傳來,這種自信便會轉化成恐懼,人們自然而然就會想找個人來承擔責任。
作為伐齊的策劃者,以及北征行動的主要負責人,那位肅王殿下自然要背負黑鍋,從征北軍在大名府大敗的消息傳開之後,臨安朝堂裏便有不少言官開始參奏趙顯,有的人說他貪功冒進,也有人說他急功近利,這些都是還算客氣的話,有些言辭激烈的,便直接說肅王殿下窮兵黷武,禍國殃民!
這些言官跟最不怕死的,他們巴不得自己因言獲罪,這樣便能夠在文官集團裏大大的出一次名,甚至還有可能因此高升,即便不能高升,因此丟了官,也能撈到一個大好的名聲,到了地方上便搖身一變成了一個剛正不阿的“名士”,瀟灑快活一輩子。
哪怕因此丟了性命,也能留得清“名”在人間!
所以,哪怕趙顯在臨安城早已經權勢燻天,這些“一腔熱血”的言官,還是悍不畏死的上書參他。
對於這些連撓癢也算不上的言官,趙顯當然不會理會,他每日在肅王府裏,又要處理一些平日的政務,到了晚間還要翻看前線送過來的軍報,每日裏忙的不可開交,哪裏有功夫去理會這麽一幫酸儒?
說句直接的話,臨安最高的行政機構是他肅王府的書房,這些言官的話,連他一根汗毛也傷不到。
但是,因為趙顯的不予理會,這件事情在臨安城裏持續發酵,沒過多久,臨安城裏的年輕士子們也開始聚集起來鬧事,還有隆武年間新進錄取的進士們,這些年沒有經歷過成康十六年的那場劇變,甚至不太清楚這臨安城裏到底是誰在說了算,只是把趙顯看成一個簡單的“權臣”,因此分分上書參奏趙顯。
時間長了之後,哪怕是政事堂的首輔謝康,也被這些言論驚動,但是肅王殿下就是不上朝,他也沒有辦法,只能在下了朝會之後,親自趕到肅王府,要求見趙顯。
拋開政治身份不談,謝康是趙顯的表叔,也就是肅王府的親戚,他要見趙顯,自然沒人敢阻攔,因此,謝康順利的在肅王府的書房,見到了正在觀摩九州地理圖的趙顯。
謝康輕輕拱手,聲音恭謹︰“下官謝康,見過肅王殿下。”
趙顯目光從九州地理圖上收了回來,用手摸了摸自己已經小有規模的胡須,對著謝康輕笑道︰“近來朝堂事務繁重,聽說政事堂裏幾乎每一天都要忙到深夜,表叔怎麽有閑工夫,到本王這裏來了?”
說著話,趙顯指了指一旁的椅子。
“表叔坐下說話。”
謝康緩緩在椅子上坐下,擡頭看了趙顯一眼,語氣有些無奈︰“王爺,現在臨安城裏的情況,您應該知道吧?”
趙顯瞇了瞇眼楮︰“什麽情況?”
“國子監的那些太學生們,又鬧起來啦,他們跟那些新進官員一起,紛紛向朝廷上書……”
按照南啟的規矩,上書朝廷不一定非要走官身,只要你有了舉人功名,便可以給朝廷寫奏疏了,所以這些國子監裏有舉人功名的太學生們,才能有機會跟那些新進官員一起瞎鬧騰。
趙顯瞇了瞇眼楮,聲音平靜︰“又是這些不老實的,怎麽了,他們到底要幹什麽?”
謝康擡頭看了一眼趙顯,小心翼翼的說道︰“王爺,他們……”
“他們要朝廷與北齊修好,以聖人之道待人,對外休戰罷兵,示之以和,對內停止軍器監作業,與民休養生息……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